作為一名在讀眼科碩士研究生,麥粒腫和霰粒腫的區別我一直都是模棱兩可,有些慚愧,今天我就與大家一起學習一下,把它徹底搞明白。
首先我們要了解眼瞼組織(就是眼睛周邊的組織)的結構。
眼瞼組織學分5層:
皮膚
皮下組織層
肌肉層
瞼板層
瞼結膜層
?
?
然后我們來了解一下,什么是瞼腺炎。
定義:
瞼腺炎:眼瞼腺體的感染性疾病。由葡萄球菌侵入睫毛根部皮脂(zeis腺)或瞼板腺而致的急性化膿性炎癥,統稱為瞼腺炎。俗稱麥粒腫。
瞼腺炎又分為外瞼腺炎和內瞼腺炎。
外瞼腺炎是Zeiss腺、睫毛毛囊或其附屬腺體Moll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癥,即“外麥粒腫”,俗稱“針眼”。大多說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。
內瞼腺炎是瞼板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癥,即“內麥粒腫”。亦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。
外瞼腺炎(即外麥粒腫)臨床表現:
? 1.患處有紅、腫、熱、痛的表現。
??2.炎癥主要在睫毛根部的瞼緣處。
? 3.初期眼瞼紅腫范圍彌散,劇烈疼痛,有硬結,壓痛明顯。
? 4.如病變靠近外眥部,可引起反應性球結膜水腫。
? 5.同側可伴有淋巴結腫大和觸痛。
? 6.一般2~3天后局部皮膚出現黃色膿點、結節硬化,可自行破潰。隨后炎癥減輕、消退。
內瞼腺炎(即內麥粒腫)臨床表現:
? 1.和外瞼腺炎一樣,患處有紅、腫、熱、痛的表現。
??2.可于皮下瞼板腺部位觸及局限性硬結,觸痛明顯。
? 3.相應瞼結膜面局限性充血明顯。
? 4.2~3天后可形成黃色膿點,可由結膜面自行破潰,隨后炎癥明顯減輕、消退。
診斷:內外瞼腺炎均是根據以上典型的臨床表現可以確診。
治療:
外瞼腺炎
1.紅腫明顯時,冷敷;
2.局部使用抗生素,如妥布霉素滴眼液,氧氟沙星滴眼液等;
3病變早期對患側行耳尖放血治療? 將耳廓縱向折疊,折角耳尖最高處,針刺放血30-50滴;
4若有膿腫形成,可行膿腫切開排膿,并放置引流條引流,外瞼腺炎有皮膚面切開,切口應與瞼緣平行。膿腫未成熟之前切忌擠壓,以免感染沿靜脈進入顱內,引起海綿竇血栓/敗血癥等并發癥。
內瞼腺炎治療同外瞼腺炎,如有膿腫形成,需由結膜面切開排膿,切口與瞼緣垂直。
下面來說說霰粒腫
定義:瞼板腺囊腫(即霰粒腫)因瞼板腺排除管道阻塞,分泌物潴留,刺激周圍組織而形成的慢性肉芽腫,復發性或者老年性霰粒腫注意與瞼板腺癌鑒別。原因可能是與瞼板腺分泌旺盛有關,且發生在上瞼居多。
臨床表現:
見于兒童或青少年;
? 2.進程緩慢,無明顯癥狀,囊腫較大者可壓迫眼球產生散光導致視力下降,突出于瞼結膜者可有異物感;
? 3.發生于上瞼居多,單個或多個,可雙眼同時發生,表現為眼瞼皮下無痛性近圓形結節,邊界清晰,通常與皮膚無粘連,無觸痛;
? 4.小的囊腫可自行消退,大多數長期不變,或者逐漸變軟,少數自行破潰,伴有炎癥者形成內瞼腺炎。
治療:
小的霰粒腫,無癥狀者,無需治療,可自行消退;
? 2.有炎癥/皮膚潮紅腫脹的,可行病變部位局部微波治療,每天1次,7-10天;?
? 3.大者可行手術摘除,仔細將肥厚的囊壁去除,以防復發。
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?